difu不思考未来,那就等着被未来遗忘吧。——中央大学“谬思未来”大讲堂随笔-AnnGahoo

不思考未来,那就等着被未来遗忘吧。——中央大学“谬思未来”大讲堂随笔-AnnGahoo

有些人对于名牌大学趋之若鹜,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中央大学算是台湾地区排名第四的公立大学,刚开始来的时候不以为然,从外表看简朴至极。但在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感受到“名牌大学”这四个字,所能够为学生们带来的资源。
名牌大学中当然也会混杂着稂莠不齐的师资,所谓批判性思考,就是不要以偏概全,而是要接受事物的双面性。但在校的这段时间黄仲贤,学校各式各样的活动,算得上是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众多各界名人前来举办的讲座,雷晓晨都让我不得不感叹,名牌大学,不虚此名。
因为交换才短短半年,好奇心自然会比较旺盛,所以不论大小,只要是稍稍感兴趣的活动,有时间的话就都会参加。有些活动虽然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但是策划者的用心程度,都让我感动。
今天的活动尤其盛大,这边AIESEC分会请到了李开复老师,以及其他一些当地比较知名的企业家,来为中央的学子带来了一场名为“谬思未来”的讲座。
既然是针对大学生的“谬思未来”,内容便离不开实习、就业创业、未来社会发展方向这几个主题。活动很有心的是,四名主讲者年龄层和职业背景都不尽相同,但都是正在一线奋斗的职场精英,观点间的碰撞在我的心中擦出不一样的火花,然后再试图将他们融合在一起。
其实之前就已经意识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与先前完全不同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正在、或是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听完讲座之后,我则更加坚信我的这一看法——世界,真的不同了。
这是一个人才(特指世俗观念中的“人才”)辈出的年代,而人才的衡量标准,却变得及其复杂。读书牛的人,可以是人才;不会读书的人,也可以是人才。有些人追求名牌大学,可有些人虽从“社会”毕业,但仍然成功陈辰全明星。英雄在这个年代,更加不问出身,而看本事。而这也是辩证思考的具体化表现,人生从来就没有固定的路,或是衡量的标准。
科技也在经历着高速的发展,不,在听完讲座之后,我想,应该是是“光速”的发展。
作为一名并不接触理工科的文科生,我脑海中曾经所谓的高科技,只是类似于苹果又推出了什么颠覆性的设计以及高性能的芯片,或者是几百块一副的VR眼镜,又或者是大疆的无人机。我觉得那些很“高科技”,而那些也的确是高科技。
但有没有想过,我们目前所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那些还在孵化当中、没有投入量产的、就是像科幻小说中写的那样的高科技,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一块土地上真实地发生着,并且极有可能完全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
一样技术能够被批量化生产,那其实说明,他已经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无尽相思风,甚至说在科技行业,已经是“过去式”了。讲座中的讲者,有一位是美国硅谷创投公司Fenox台湾区代表,他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目前正在投资的项目,以及一些获得了世界级创投奖项的视频,这些项目大部分或是被Google或是微软等企业收购合并,或是已经在美国募资完毕,准备试产。创投比赛和创业比赛差的千万里远,创新可以玩玩,但创投是真正要进入市场拿钱看生死的。
看完之后,我才明白了什么叫“Cutting Edge”的高科技——人脸情绪识别,Jibo高科技家居机器人,婴儿睡眠翻覆检测仪。李开复先生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创新工场正在扶持的高科技项目——马云在大会上展示的人脸识别、大数据科技等等。
科技的改变必然带来社会上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生活还是就业,都将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展现。李开复先生一直以来都在宣讲未来发展论神魔天月,也就是社会的高度AI化,以及工作岗位的被取代和剧变。在这里我放上几张李开复先生演讲时的图片,讲述的是他所认为的未来就业岗位的发展趋势,仅供大家参考。



以下是其他讲者,我认为有帮助的部分。
(非商业用途,仅供参考学习使用。如随意商业化他人知识产权,后果自负,在此声明。)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职场离我并不遥远,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要选择是要深造,或是就业了。但似乎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我未来从事的行业要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一事实,而只是在先前给自己画下的“广告圈”里进行选择,是做创意?客户?还是公关?现在看来,是有些太狭隘和受限了。
我曾经实习的企业——格力电器,虽然当时觉得有点lowlow的米筹金服,但它却是全自动化机器人流水线企业的开端。而且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顶着巨大的压力,举资数亿投下了新能源汽车,在当时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我在当时并没有发表我的评论或是看法,但我一直觉得,无论是格力还是董明珠红楼之玄清,都是一直在做革命和创新的人。不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是敢于朝着未来的方向进行大胆地预测和投资,在这一点上,我十分敬佩董明珠本人,以及格力电器,因为她要做的是极有可能造福后代的创造者,是creator,而不是仅仅只为了眼前利益的保守者。
在中央交换的这几个月来,因为喜好,修读了些许有关于艺术史、摄影史的书籍,略知一二。无论是在哪一领域,能够被记载为历史的,都是敢于带来改变的。艺术风格的转换,不是在重复地抄袭和复制之下产生的,而是被勇于改变、制造不同的大师创造的。
而那些大师,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在生前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欢迎,有些甚至受到他人的嘲讽、不屑和攻击。讽刺的是,在入土之后,却又被大家回过头来称作“XX风格的先驱”、“艺术大师”。然后裱装他们的作品,为他们戴高帽。
你能说群众愚蠢吗?也不能,因为群众的意见实在是太难评判了。一秒能让你上天,difu一秒能让你下地,乌合之众,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有时候会觉得这个没有指向性的“群众”很愚蠢,但谁知道,自己又是不是在所指的“群众”当中呢?
对于未知的改变,人们出于保护性地会去反对和攻击,而倾向性地选择留在原地。面对未来也是如此,因循守旧,只会被时代的巨浪冲在沙滩上,而其他的都已经潜入更深的海底去探索。
李开复先生说,未来需要的是顶尖管理者和领袖、跨领域研究专家、行业专业型顶尖专家、懂得AI等各种科技的创意美学者,比例依次递增,而最后的,则是无法被科技取代的服务从业人员,良善的老师、医生等,而这些人,也不再像现在有着多么高的社会地位,扮演的或许会是一个传达科技信息的管道,帮助机器得出的信息更加人性化、柔和而已。

科技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十年已经如此。回想起自己的初高中时期,诺基亚还在,支付宝还没有那么普及,共享单车可能还只是残影g7050,但在短短数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已经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也是一个威胁着大多数人未来发展的时代。在职业的发展上,如果你坐以待毙,那么未来你将面临的只有被时代淘汰。而跟上时代的第一步,那就是了解时代,了解现在最前沿的咨询,了解掌握着未来发展的那一批人,都在做些什么,然后再思考自己的未来。
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广告这个行业近期来也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的衰败,新媒体的崛起,内容营销、网络营销的出现,以及企业内部开始自己创立“广告部”,传统4A的“去光环化”......太多太多。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宣传商品不再只是做做活动,喊喊口号。传统的广告套路在我看来,真的就如同死板的教科书一样,不懂的变通,而导致的结果只有无效和浪费,甚至反感莞莞类卿。
纯广告这条路,我预感可能会越走越窄,而出于自身的兴趣,也在努力发展设计领域的能力。而在听完今天的讲座之后,又稍稍燃起了一丝对于软件编程的兴趣。而且现在网络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名校,真的是名校的一线教育资源,在网上随处可取,根本不用担心。
“技多不压身”,放在现今这个年代还管用,但“技”,必须与时代和市场结合。
还有一位讲者说的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对他而言,除开背景之外,他还最看重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在现如今新创企业蓬勃发展的阶段。一个人才在新创公司里,可能因为人手不够的原因,需要一个顶三个虾婆婆。而没有人教你怎么办?自学。自学成为某个,或是某几个领域的能手,这不仅仅是为了企业,也帮助了你自己成长。
一个新创企业成长的越快,你学习到的也就越多。在大企业里,利是稳定,弊也是稳定。在你还没有爬到一定高度是,为了避免人事变动而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一切都趋于稳定,而你能做的李悦嫣,是像螺丝钉一样性质的工作,哪天你这颗螺丝钉掉了,换一颗就好,反正都是螺丝钉悉尼工商学院。
之前听过很多人抱怨,说小公司钱少又事多,做这又做那。但一个企业在成功之后,留下的肯定是愿意学习和付出的人,而不是不知进取又金贵的人。而今天站在讲台上的人,他的企业成功了,获得了数亿的融资,但他的企业并不大高云龙,可人却全能。想想吧,想想你是不是那个会随着企业成长而成长的人。
今天分享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因为讲座对我的启发还是挺大的,刚好又有时间,所以就写一写。其实之前还有很多思考,都因为没有抓住时间整理,回想起来又发现似乎已难以成文,而就这样放弃了。
为自己感到可惜,其实每一次成文,都是对自己思路的一次梳理。而如果又刚好能帮到你,那着实是我的荣幸。
但我已经预感能看完这篇文章的人不多,在碎片化的移动阅读环境下,长文章是很难被吸收或是传播的。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你,付出努力和行动吧张正芬,看看这个世界的发展,想想自己的未来,希望有一天你能够潜入海底,在自己陨落成为海底的一块泥之前,更多地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而李开复先生也说,在将来,人们在不工作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马斯洛金字塔低端的温饱之后,又有什么能够给他们“自我需求”上的满足呢?或许是虚构的“自我需求”,或许是人本身,或许是宗教。我选择了宗教,而且真实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的盼望。
未来炎亚伦,当人们觉得自己活得越来越没有盼望,不知道该怎样寻求精神的寄托时。希望你还能够记得我在这里曾经说过,去教会吧,找那里的人,他们会给你喜乐和平安。
愿上帝祝福大家的生活九剑劫,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