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 百年电影光阴,百年人生 传统-南山书院

蒋多多| 百年电影光阴,百年人生 传统-南山书院

蒋多多
1895年冬季,卢米埃尔掀开放映机的盖布,尺格胶片在机器中卷动,黑暗之中,光影映射于墙体幕布上,工厂大门徐徐展开,那一年,一部叫做《工厂大门》的影片拉开了世界第七大艺术的序幕,成为了伟大电影艺术的开端。

卢米埃尔兄弟
在电影诞生后的短短几年里,这种戏剧艺术的新载体快速传入中国,1905年,中国人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从此之后,电影艺术便伴随着我国国情开始了跌岩起伏的发展。

《定军山》剧照
第一代导演:郑正秋、任彭年、侯曜、蔡楚生、洪深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导演中的影片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代表作品:《难夫难妻》、《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

《歌女红牡丹》剧照
第二代导演:陈怀皑、桑弧、崔嵬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
代表作品:《神女》、《城市之夜》、《渔光曲》

《神女》剧照
第三代导演:谢晋、谢铁骊、谢添、沙蒙、水华、林农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代导演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代表作品:《白毛女》、《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剧照
第四代导演:黄蜀芹、黄健中、郑洞天、谢飞、王启民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一毕业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 他们提出电影不应该受僵化的舞台限制,应该选择自然、真切和简单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诗意和哲理,同时也开始了对历史的反思。整个电影的创作高潮正是伴随着这次反思而爆发的,他们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农村渐渐成为电影作品的中心题材,他们以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表现手法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第五代导演。
代表作品:《青春祭》、《本命年》、《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剧照
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
“第五代导演”是指一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因此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镜头语言、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在90年代获得了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即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曾4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迄今为止中国导演最辉煌的一代。
代表作品:《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霸王别姬》剧照
第六代导演:路学长、贾樟柯、王小帅、李少红、孙周、姜文、叶大鹰
“第六代”不仅是一个时空意义上的聚合体,更重要的是由一个文化姿态、创作风格相对一致而形成的在1990年代带有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体。他们在当代中国影坛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电影趋势或电影现象。 “六十年代生人”的“第六代”成长于80年代,浮出海面却是在1990年代初,这是一个中国人内心世界产生极大转变的年代。第六代”的电影从一开始就体现着一种灰色调,他们的视角与以往有很大的变化,摇滚人、艺术家、同性恋、小偷、妓女——一群不被关注的边缘人进入他们的视野,在混乱的情感纠葛、迷茫的追求、琐碎的细节描写和俚语脏话式的台词包装下讲述当代城市青年成长的故事。
代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小武》、《北京杂种》

《十七岁的单车》剧照
-------------------------------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
美东国际商务会馆C座四层南山书院